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冬病夏治”火热开启,三伏养生正当时

体育正文 265 0

“冬病夏治”火热开启,三伏养生正当时

“冬病夏治”火热开启,三伏养生正当时

“我(wǒ)冬天特别容易感冒咳嗽怎么(zěnme)调理?”“小孩子总是(shì)消化不好,冬病夏治(xiàzhì)有什么方法?”“我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,就算是夏天也是手脚发冷……”7月1日,无锡市中医医院城市医疗(yīliáo)集团2025冬病夏治文化节火热开启。无锡市中医院主会场全程直播,其他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线上、线下同步联动,呈现一场兼具传承底蕴与现代(xiàndài)价值的中医夏治盛宴。 “冬病”是指某些(mǒuxiē)好发于冬季或在(zài)冬季易加重的疾病,多属于中医虚证、寒证,长期反复发作,缠绵(chánmián)难愈。如慢性咳嗽,哮病、喘病(chuǎnbìng)、慢性腹泻、关节冷痛、怕冷、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。“夏治(xiàzhì)”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、自然界气温高、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人体阳气得天阳(tiānyáng)之助,经络通达、气血充沛。通过穴位贴敷(fū)、针灸、拔罐、推拿、艾灸、中药内服、中药外熏等多种手段,中医内外治配合,加强(jiāqiáng)祛除体内伏寒、振奋阳气,从而治疗及预防一些冬季容易发作的难治性疾病,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。 上午,在市中医院一楼门诊大厅挤满了就诊的患者,省名中医壮健、戴高中及骨伤科、治未病科、儿科、妇科等(děng)多专家现场为市民朋友们提供义诊服务(fúwù);深入传统疗法中心、心血管科、肿瘤科、耳鼻咽喉科、皮肤科(pífūkē)等,揭秘三伏贴、三伏灸、针大伏等传统疗法实操(shícāo)技巧。特色(tèsè)体验专区,市民体验耳穴压豆、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、品尝龙砂特色酸梅汤、学习(xuéxí)八段锦养生功法等。 除了市属医院推出“冬病夏治(xiàzhì)”特色(tèsè)疗法外,各大养生(yǎngshēng)机构也迎来一波养生热潮,商家抓住节气特色推出中医传统疗法调理体质,为市民的秋冬健康“未雨绸缪”。 在天健经络(jīngluò)养生馆内(guǎnnèi),工作人员以手法(shǒufǎ)代针为顾客疏通经络,不一会(huì),顾客的后背就呈现出红色的“痧”状。该馆负责人赵女士告诉记者(jìzhě),从中医角度分析,人体的很多疾病与经络有关,俗话说“经络不通,百病丛生”。通过中医辨证后会给顾客定制调理方案。开馆20多年来,反射区疗法备受欢迎,通过每天(měitiān)刺激脚上的穴位达到慢病调理的目的。除此之外,结合骨、筋、肌肉、经络多维度(duōwéidù)疏通等方式达到亚健康保养和调理目的。运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针对不同的季节,推出不同的五脏(wǔzàng)按摩。如酷暑下,更多顾客会选择(xuǎnzé)静心疗法,心脏维护。严寒的冬季,更多人选择肾脏方面的维护和保养。 她提醒,由于养生馆的流行,很多人在出现腰酸背痛、脖子酸痛等不适后,不分寒热虚实,都(dōu)喜欢去艾灸,但从医学角度分析,这并不可取。艾灸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,其(qí)主要作用(zuòyòng)是散寒除湿,温阳通络,常用(chángyòng)于寒湿、阳虚所致经络不通的患者,而(ér)实热、阴虚体质则需要慎灸。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 记者(jìzhě) 季娜娜
“冬病夏治”火热开启,三伏养生正当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